拌饭在古文献记录中被称为骨董饭。朝鲜初期世祖时代(1455~68在位),在与人物相关的记录中使用了骨董饭这个词语,因此可以确信其存在已经由来已久。拌饭用韩文记录的文献见于十九世纪末期的《是议全书》,在该书中将拌饭称为BUBIMBAB、骨董饭。骨董饭的骨是混合之意,董为保存之意,因此骨董就意味着将各种物品混合在一起。骨董饭即指在米饭中加入各种蔬菜等混合制成的拌饭。
农忙期食物说
农忙时节每天要吃多次,但是每次都要重新做饭准备非常麻烦,而且要带够充足的饭碗也很困难,于是就在一个碗中放入多种食物,将它们拌在一起吃。
[CHOI SEUNG BUM 的《乱绿记》]中对农忙期全州拌饭的产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。
“山、平原、海都具备的全罗道,拥有丰富的食材。农忙时节农村妇女要去田地里送饭,把家中的各种容器和柳条筐都用上,这么多东西可要怎么出门呢?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,将饭盛在大坛子里,上面一层层码上小菜,再装一碗辣椒酱,带上勺子,出门就很容易了。田埂就像蓝天下自然展开的野外餐桌,农人们分享美味的拌饭,不禁称颂拌饭是个非常合理的好方法。”
这正是全州的拌饭源自于农耕文化的写照。